一、为什么有的病理报告上写的是结肠腺瘤,有的写的是结肠增生性息肉?
结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前者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建议切除,其具体又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常见,癌变率最高的当绒毛状腺瘤莫属;后者主要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当然了,等它长大了变坏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更好。
二、结肠腺瘤性肠息肉的危害是什么?
最大的危害是癌变。
三、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做病理检查报的是良性息肉,整个切下来送病理报的确是癌呢?
活检是取病变表面的一小部分进行病理评估,而切除之后是整个病灶进行病理评估。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苹果,如果咬一口发现烂了,可以很自信的说这个苹果坏掉了,但是如果咬一口是好的,并不能证明苹果里面或别的地方没有坏,因为可能没有咬到坏的地方。
四、病理报告中的“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什么意思?是长瘤子了吗?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表示腺瘤组织学上的低级别恶性程度,腺瘤细胞的异型性较轻微,与正常组织相比变化较小,尽管存在某些异常细胞,但这些细胞通常仍然表现出相对良性的特点,通常被认为是较为良性的病变,但仍具有一定的癌变可能。如果不加以监测和处理,部分可能会逐渐进展为更高级别的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表示腺瘤组织学上的高级别恶性程度,腺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增加,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更为明显,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恶性特征,离“癌”只有一步之遥,需要及时监测和切除。因此,看到“瘤变”不要过于紧张,多数还是良性范畴,即使是“高级别”,也可以通过内镜切除治愈。
咨询电话:0318-235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