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例急性心梗导致昏迷并出现室颤的患者,通过在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介入治疗,被医护人员成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创伤小、疼痛轻、治疗时间短的介入治疗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和好评。
据了解,介入治疗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放射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常规X线机等)的指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诊治疾病的临床应用学科。包罗了临床各学科的综合知识,疾病不单一,患者有特点,可开展血管内球囊成形、支架术、溶栓术、取栓术、各类肿瘤的经动脉栓塞、消化道出血等手术。
2003年,市五院建立介入科,是我市开展介入治疗比较早的医院。随着技术的发展,2007年市五院引进DSA和血管造影机,自此,检查技术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从头到脚都可以进行高难度检查了。2008年,市五院又开展了心脏和神经介入。随着科室人员的增多,前来治疗的病人数量不断突破新高。介入科主任高晋介绍,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为传统药物和手术方法难以处理的一些复杂疑难疾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诊疗途径。介入放射治疗的病种已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良恶性肿瘤等,涉及内、外、妇产、儿科等多个学科。
在疾病治疗方面,介入治疗有什么优势呢?高晋介绍,从治疗角度讲,血管造影仪的精度和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对于食道癌患者,其无法进食,通过介入治疗,将支架放入食管内,可使患者食用流食。对于脑血栓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还是昏迷状态,通过介入治疗为其取栓后,在手术台上就能清醒过来。目前,市五院开展动脉取栓的介入治疗水平已日臻成熟。
近二十年的积极探索,每一例手术的总结积累,让高晋主任在介入治疗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病情研判清晰准确,手术完成干净利落。再加上他对病人耐心细致的好口碑,很多病人都是慕名而来,时间久了,来找他治疗的患者络绎不绝。在提升自身技术的同时,高晋利用一切机会提升科室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还邀请院内其他各科开展交流,利用多学科间合作,不断提高科室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在高晋的带领下,介入科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跨越,从当初的几张病床到现在的几十张病床,从当初的一年几十台手术到现在的年手术数量近千次。
“介入手术用导管代替手术刀,开刀不用缝,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孔也入’。”高晋主任介绍,由于介入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见效快、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少,简便安全等诸多优点,日益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高晋表示,自科室成立至今,一路走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同事的帮助、领导的支持,他将继续努力,不断把介入科发展壮大,为打造成为一张响亮的“五院名片”而不懈奋斗。(衡水日报·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