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到“子宫肌瘤”,第一想法就是肿瘤、癌症,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其实不然。子宫肌瘤是一种生长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中的良性肿瘤,也被称为纤维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 30~50 岁妇女,20 岁以下少见,属于妇科常见病。多数人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它们的大小不一,可小如豌豆,亦可大至占据整个腹腔。
子宫肌瘤的具体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因肌瘤好发于生育期,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和生长因子等有关。
子宫肌瘤的症状与肌瘤的部位、数目、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有无变性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只有肌瘤长得很大或者生长的位置不好才会出现症状,主要的症状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腹部包块;压迫周围脏器,出现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经;出现扭转或变性时引起腹痛及生育问题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子宫肌瘤都会出现症状;有些是在做其他医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
当需要对肌瘤进行详细评估时,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治疗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等综合考虑,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近绝经期、无症状的子宫肌瘤,通常仅需观察并定期复查;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高能聚焦超声、微波消融等。